9月14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举办9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向大家解读《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普惠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5年)》(点击了解详情),并就有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图文实录
国家知识产权局新闻发言人、办公室副主任 梁心新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国家知识产权局9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实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普惠工程,是我局今年的一项重点工作。我们希望通过建设覆盖更广、效能更高、服务更好、体验更优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实现政策更加普惠公平、服务更加普惠可及、数据更加普惠开放的目的,更好促进公共服务体系和保护体系、运用体系协同发力,助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创新环境。日前,《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普惠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5年)》已经印发。今天的发布会上,我们将就这一方案作重点介绍,并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嘉宾有: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共服务司司长王培章先生,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副司长彭文先生,专利局审查业务管理部副部长吴红秀女士,商标局副局长李昶先生,我是发布会的主持人,国家知识产权局新闻发言人、办公室副主任梁心新。首先,请王培章司长介绍方案的有关情况。
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共服务司司长 王培章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非常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很高兴今天向大家介绍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普惠工程的有关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形成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让创新成果更好惠及人民,为新形势下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既是国家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关乎民生、连接民心,也承担了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加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顶层设计,不断提升服务的均等化可及性水平,充分挖掘知识产权数据信息资源战略价值。截至目前,已基本形成便民利民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形成知识产权管理部门、高校、科研院所、社会化机构等多元参与的公共服务工作格局,开发了以国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为依托的系列“好使管用”的公共服务工具和产品,全面开放专利、商标、地理标志、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基础数据,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在推动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整体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各类创新主体和创新模式加速涌现,对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寄予更高期待,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持续拓展新思路,推出新举措,将工作重点从建体系、打基础,向提效能、促普惠转变,更好优化配置公共服务资源,进一步找准融入国家创新体系的着力点和切入点,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创新发展需求,持续健全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促进服务链与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推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整体效能普惠升级。
为此,国家知识产权局近日印发了《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普惠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5年)》,目的就是实现政策普惠公平、服务普惠可及、数据普惠开放,促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覆盖更广、效能更高、服务更好、体验更优,让想创新的人有公开便捷的路径找到公共服务,让能创新的人有公平均等的机会享受到公共服务的政策红利。
《实施方案》围绕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的宏观政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十四五”规划》的总体要求和五年任务,细化为具体实施举措,明确了五方面重点工作内容。一是推进服务主体更加多元。以更大力度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扩大地市级综合性公共服务机构覆盖面,壮大服务队伍,拓展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等重要网点的服务领域,有序推进公共服务机构提质增量。二是推进服务供给更加均等。积极推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化城市建设,进一步提升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加快形成公共服务和市场化服务边界清晰、协同发展的叠加效应。三是推进服务领域更加多样。全面梳理不同公共服务机构的资源优势和服务能力,以及不同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和创新阶段,探索建立供需匹配、分层服务的公共服务机制,力争用有限的服务资源创造最大的服务效益。推动公共服务更好融入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重点面向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新领域新业态、乡村振兴等领域,强化公共服务保障。四是推进数字化支撑更加扎实。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数字公共服务平台,加大数据资源供给力度,丰富信息公共服务产品供给,支持市场化数据服务机构发展壮大。五是推进服务人才更加专业。持续强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为推进公共服务普惠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谢谢大家。
梁心新
谢谢王司长的介绍。下面我们愿就有关问题回答大家的提问,请大家举手示意,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谢谢。
央广网记者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请问,《实施方案》围绕服务国家战略需要,提出了哪些举措?
王培章
谢谢你的提问。《实施方案》紧密围绕服务国家战略需要,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创新发展需求,提出强化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新领域新业态、区域重点产业、乡村振兴和西部地区的公共服务支撑。
一是创新服务方式,更好支撑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区域重点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提出要面向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型骨干企业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探索开展全流程、嵌入式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强化知识产权信息深度挖掘和分析利用,帮助科研团队优化研发路径、提升研发起点、优化专利布局、提升技术转化效率、规避知识产权风险,助力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科技攻关。围绕区域重点产业及创新发展需要,开展知识产权战略咨询、产业检索分析、行业规划研究、专题数据库开发、知识产权风险预警等工作,助力重点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二是完善审查模式,更好支撑新领域新业态健康发展。新领域新业态技术新、迭代快,对专利商标审查提出了新要求新期待。《实施方案》提出要健全完善专利商标审查模式,在更大范围内开展新领域新业态专利集中审查,加强申请方和审查方的沟通交流,深化对先进技术的理解和认识,促进审查与新领域新业态产业发展的政策协同和业务联动。针对元宇宙、可信人工智能、6G通信技术等前沿技术领域,《实施方案》提出探索建立知识产权信息分析利用等公共服务工作机制,加大数据资源供给,更好服务前沿技术创新发展。
三是强化政策引导,更好支撑西部地区和农业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针对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相对薄弱的西部地区和农业产业,部署开展专项扶持措施,提出根据工作需要和实际情况,面向西部地区选派实践锻炼人员,对于重点创新主体的重大需求,选派知识产权专员,强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智力支持。同时,引导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参与农业产业科技创新,聚焦有关农业产业领域开展信息公共服务,助推农业技术专利化、专利技术产业化、农业产品品牌化。谢谢。
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
中小微企业是数量最大、最具活力的创新主体。请问,《实施方案》对于服务中小微企业,有哪些具体举措?
王培章
谢谢你的提问。中小微企业量大面广,是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更是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重要服务对象。中小微企业创新活力强,但知识产权能力和水平普遍不够高、知识产权服务成本承受能力有限。针对上述特点,《实施方案》提出多方面务实举措,为广大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支撑。
一是大力推行“一站式”服务,有效提升公共服务惠及面。《实施方案》提出要积极推动更多知识产权领域依申请办理的行政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入驻地方政务服务中心,提供知识产权业务的受理、缴费、查询、检索、咨询等“一站式”服务。同时,在中小微企业分布比较集中的产业园区、试验示范区、服务业集聚区等区域,设立公共服务机构或工作站,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信息服务、业务指导、能力培训等多样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助力中小微企业优化知识产权布局、防范知识产权风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二是持续丰富创新“好帮手”,扩大公共服务产品供给。依托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推广宣传专利检索及分析系统、外观设计专利检索公共服务系统、知识产权数据资源公共服务系统等信息公共服务产品,不断开发更多免费使用、数据权威的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产品,构建更多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场景,有效降低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信息利用门槛。
三是不断优化线上服务,推动更多业务“网上办”“掌上办”。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知识产权数字公共服务平台,推动更多知识产权业务实现线上“集成办理”,加快推进专利、商标等业务办理系统移动端建设,推动高频服务事项实现“掌上办”,持续提升“一网通办”的广度和深度,“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降低创新主体的办事成本。
四是加大业务指导力度,着力提升知识产权意识和能力。面向中小微企业等创新主体以及社会公众,一方面依托“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活动,组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专家服务队伍,加大业务培训和服务力度;另一方面依托国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中国知识产权远程教育平台、专利文献馆公益讲座等,免费提供业务知识培训课程,全面提升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意识和能力。谢谢。
人民网记者
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连续举办“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活动,引导知识产权服务深入基层、对接需求,为创新主体办实事、解难题。请介绍一下今年“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活动的主要内容和进展情况?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副司长 彭文
谢谢你的提问。2019年以来,国家知识产权局整合提升“知识产权走基层 服务经济万里行”和“全国知识产权服务品牌机构牵手区域经济发展”两项活动,着力打造“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主题活动,充分发挥局内优质的审查、信息和人才等服务资源,吸纳知识产权服务业专家资源,助力创新主体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运用效益、保护水平和管理能力。近三年,活动累计惠及企业50余万家,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知识产权服务支撑。
今年,国家知识产权局以“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服务体系”为主题,继续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活动。聚焦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知识产权服务赋能创新发展、知识产权服务助力产业链安全、知识产权服务促进转移转化、知识产权服务提升品牌价值等“五大行动”,从企业需求调研、服务资源匹配、活动组织开展、优秀案例评选和活动总结共五个阶段有序推进。各地还结合工作实际,在重点任务之外选择安排其他专题活动,使活动服务维度更广、辐射范围更宽。
当前,企业需求调研和服务资源匹配阶段的工作已经完成。各地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企事业单位开展专项调研,广泛征集知识产权服务需求。全国29个地方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活动方案,我局根据地方反馈的229项服务需求,组织协调局内31个部门单位精准匹配各类服务资源358条。上周,我局会同农业农村部举办了“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服务农业科技创新专场活动,汇集农业领域院士专家、知识产权工作者等对来自农业科研机构和创新团队的200余名科研人员开展定向知识产权服务。
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强化活动组织实施、加大宣传力度,指导各地有效提升活动深入基层、服务创新、助产惠企的工作实效。也希望媒体朋友们对我们后续活动继续给予关注和报道。谢谢。
荔枝新闻记者
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等新领域新业态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非常重要。能否具体介绍一下,国家知识产权局在这方面有哪些工作进展?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审查业务管理部副部长 吴红秀
谢谢你的提问。随着新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与产业应用的深度融合,创新主体希望进一步加强相关领域专利保护。国家知识产权局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决策部署,以国家需求和用户满意为导向,采取了如下的工作措施:
一是修订审查标准,进一步加强相关专利保护。针对涉及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以及区块链等发明专利申请,在《专利审查指南》中增设专节,增加权利要求保护方式、扩大专利保护客体和明确创造性审查标准。针对生物基因技术领域特点,《专利审查指南》进一步完善了权利要求保护方式以及生物领域创造性审查标准。编写新领域新业态指导案例专辑,进一步明确了涉及人工智能、大数据、个人信息保护、智慧医疗、基因领域引物探针产品等热点问题的法律适用。
二是优化审查模式,满足创新主体多样化需求。近年来,我局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和重点产业领域,优化审查政策供给,围绕新领域新业态优化审查资源配置,扩大加快审查规模,深入开展集中审查等模式创新,进一步提高相关领域审查质量和审查效率,满足了创新主体多样化需求。
三是强化公共服务,加大重点产业数据供给。围绕前沿技术领域,组织开展专利信息深度挖掘分析,依托国家重点产业专利信息服务平台,新上线运行人工智能、数据库管理系统等7个专题数据库,专利专题库数量达到18个,为新领域新业态的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支撑服务。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密切跟踪行业技术发展,加强相关领域探索研究,并进一步完善审查标准和审查模式,强化公共服务支撑,加强新领域新业态的知识产权保护。谢谢。
中国市场监管报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权保护特别是知识产权保护是塑造良好营商环境的重要方面。请问《实施方案》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有哪些工作举措?
王培章
谢谢你的提问。国家知识产权局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总体部署,积极对接国际通行规则、聚焦国内短板弱项和企业群众关切,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在塑造良好营商环境中的重要作用。
一是推进市场化改革,释放创新活力。推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和市场化服务协同发展,鼓励支持更多市场化服务机构开展知识产权公益服务,加入公共服务队伍,着力扩供给、促普惠,更好满足创新主体多样化、层级化的服务需求。更大力度支持知识产权数据服务机构发展壮大,鼓励支持各地加大对知识产权数据服务机构在资金等政策方面的扶持力度,加快建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一流专利商标数据库。持续深化“减证便民”,加快实现专利费用减缴业务告知承诺办理,进一步降低创新发展的制度性交易成本。
二是加快法治化建设,营造良好氛围。强化新领域新业态创新发展的法治保障和制度支持,加强专利审查与新领域新业态产业发展的政策协同和业务联动,更大范围开展相关领域专利集中审查,实现专利审查与创新发展同向发力。提高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效能,健全知识产权行政诉讼案件线上应诉工作机制,拓展专利、商标巡回审理、远程审理范围,助力破解知识产权维权难、成本高的问题。
三是丰富便利化举措,优化政务服务。开展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化城市建设,实现服务事项清单化管理,服务场所、流程指引和“好差评”机制等规范统一,到2025年,建成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标准化城市30个。持续提升公共服务可及性水平,推动在产业园区设立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网点或工作站,提高服务的精准化和针对性。深化数字政府建设,推进知识产权高频服务事项移动端建设,加快实现专利、商标业务线上办理统一认证、统一登录,推动更多知识产权服务事项跨部门跨层级协同办理。到2025年,建成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信息平台,初步构建互联互通的全国一体化知识产权数字公共服务平台。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记者
知识产权信息是一座金矿,需要强化传播利用,充分发挥其价值。《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要实现数据的普惠开放。请问这方面的工作进展如何?下一步还有怎样的工作计划?
王培章
谢谢你的提问。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基础资源作用和创新引擎作用,近年来陆续出台了多份政策文件,完善数据基础制度,发挥数据要素价值。知识产权数据的普惠开放,实现知识产权数据资源的战略价值,是实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普惠工程的重要目的之一,也是实现有效利用知识产权数据的重要基础。
国家知识产权局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数据开放,自2014年开放专利基础数据以来,于2018、2021年陆续开放了商标基础数据以及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基础数据。今年,我局新增开放4种地理标志数据,数据开放种类增加至59种,基本实现了知识产权基础数据的应开放尽开放。同时,我们面向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以及首批试点的具有知识产权数据加工处理及分析利用能力的企业单位免费提供标准化数据。面向电商平台开展了专利权评价报告共享试点,助力平台和商家提升知识产权备案维权的效率。为进一步提升数据供给效能,我们对知识产权数据服务系统进行了整合优化,升级为知识产权数据资源公共服务系统,数据下载带宽从200M提升至800M,于本月正式上线运行。
最近,我局修订了数据资源管理办法,对知识产权数据资源实施清单式分类分级管理,在加强数据安全保障的基础上,明确知识产权数据“以开放共享为原则,不开放共享为例外”以及“实现知识产权数据应开放、尽开放,应共享、尽共享”的工作目标,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力度。同时,我们正加快推进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信息平台建设,助力知识产权数据开放共享和融合应用。后续,我们将继续扩大知识产权标准化数据供给以及专利权评价报告共享电商试点范围。制定完善知识产权相关电子证照标准,扩大网上应用场景。同时,加强我局相关数据服务平台与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等互联互通,推动知识产权数据跨部委跨行业互联共享,使知识产权数据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得到有效利用,更好发挥知识产权数据的战略价值。谢谢。
澎湃新闻记者
商标业务受理窗口落户地方,为申请人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服务,也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撑。请问,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建设和发展商标业务受理窗口方面取得了哪些新成效?下一步有哪些工作打算?
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副局长 李昶
谢谢你的提问。商标业务受理窗口是社会公众和申请人了解商标信息、运用和保护商标合法权益的重要渠道,也是地方知识产权部门服务人民群众的重要平台。自2016年7月在四川雅安、浙江台州试点设立以来,已累计批准设立336个商标业务受理窗口,遍布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商标业务受理窗口的工作成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在窗口布局方面,坚持全面推进、重点支持与差异化发展相结合。目前,全国31个省份已设立33个综合业务受理窗口,可同时受理商标和专利申请。吉林、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湖南、广西、贵州、云南、陕西、甘肃等11个省份已实现了地级市商标业务受理窗口布局全覆盖。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重大国家战略发展区域窗口建设已具一定规模。其他省份也根据地区实际情况合理布局,在重点地区设立多个商标业务受理窗口。
二是在窗口工作机制方面,坚持规范业务标准、改进工作方法与丰富服务形式相结合。近年来,受理窗口业务范围不断扩展,从最初单一的注册申请受理,到现在已可办理商标变更、转让、续展、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注册商标专用权质押登记等27项申请业务。各窗口在商标申请受理工作中严格把关,以申请人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符合各地方实际的工作机制,挖掘工作潜能,创新服务模式,在服务标准、服务细节和服务深度上下功夫,窗口服务的专业性和便捷性进一步提升。
三是在窗口作用发挥方面,坚持申请受理、咨询宣教与服务发展相结合。各地窗口以商标申请受理及相关咨询服务为立足点,以“走出去”共建共促为特色亮点,积极开展商标法律法规及业务知识宣传教育,积极拓展窗口服务范围,充分发挥窗口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社会公众树立正确的商标品牌意识,在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和融资贵问题、促进地方商标品牌战略实施、服务乡村振兴及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更加积极的作用。
据统计,自2016年7月首个商标业务受理窗口设立以来,截至今年8月,各窗口累计受理各类商标申请165万余件,办理注册商标专用权质押登记1.69万件,融资金额约3631.98亿元。
下一步,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将认真落实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普惠工程实施方案的任务要求,更加贴近创新主体,呼应创新需求,积极指导推动商标业务受理窗口工作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广大市场主体。谢谢。
梁心新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提问就到这里,感谢出席发布会的各位嘉宾,也感谢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可能都已经关注到,本月开始,知识产权领域的重磅活动接续开展。上周,我局举办了第十八届中国(无锡)国际设计博览会,颁发了第二十四届中国专利奖(外观设计)金奖,会同农业农村部举办了“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服务农业科技创新主场活动。这些活动的报道也得到了在座各位媒体朋友的大力支持。本周,我们还将在广西南宁举办中国—东盟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知识产权合作论坛等活动。下周,中国知识产权年会也将在山东济南召开。10月,第十三届中国国际专利技术与产品交易会也将隆重举行。可以说,知识产权工作进入了“金九银十”的旺季。欢迎大家继续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大力开展宣传报道,共同讲好中国知识产权故事。在此,我也代表国家知识产权局对大家长期以来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